疾病
介紹
|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又稱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組免疫介導的血小板過度破壞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以廣泛皮膚黏膜及內臟出血、血小板數量減少及壽命縮短、抗血小板自身抗體出現、骨髓巨核細胞成熟障礙為臨床特征。臨床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
|
疾病
危害
|
1、急性型ITP:以兒童常見,起病前1~2周常有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驟,可伴發熱、畏寒、怕冷,突然發生廣泛嚴重的皮膚粘膜出血,表現為皮膚瘀點瘀斑,可有內臟出血;2、慢性型ITP:以中青年女性多見,一般起病隱襲,多數在確診前數月甚至數年已有易發紫癜、鼻衄、牙齦滲血、月經過多、小手術或外傷后出血時間延長等病史,出血程度不一,一般較輕。
|
用藥
指導
|
1、首選藥物為糖皮質激素,患者長期服用易出現水鈉潴留、低血鉀、高血糖等代謝紊亂,誘發或加重感染,消化性潰瘍、骨質疏松等不良反應,一般在減量或停藥后可以逐漸消失。服藥前做好患者的解釋宣教工作,并叮囑患者不可自行減量、停藥。定期監測患者的血壓、血糖、血脂、白細胞計數、電解質水平等,發現異常,應及時報告醫生。
2、用免疫抑制劑時,監測血常規變化,防止感染和出血。
3、避免使用損傷血小板的藥物,如阿司匹林、雙嘧達莫、吲哚美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
日常
護理
|
1、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勿緊張,當血小板<50×109/L時,不可做強體力活動,可適當散步、預防外傷。當血小板<20×109/L時需臥床休息,避免一切可能造成身體受傷的因素,如不留長指甲,避免碰撞,禁用牙簽剔牙或用硬毛刷刷牙;2、宜進軟食,勿過熱,忌生姜、蔥、蒜,因對血小板有破壞作用;
3、當血小板<50x10^9/L時需多休息,盡量少活動;血小板<20x10^9/L時需要絕對臥床,保持大便通暢,勿用力排便,勿緊張。
|
飲食
指導
|
1、提供高蛋白、高維生素、營養豐富、易消化的軟食或半流質食物。
2、食物中常應補充含鐵質、葉酸、維生素K、維生素C豐富的食品。
3、供給高蛋白飲食:各種紅細胞的增殖分化和再生,都需要依賴蛋白質作為基礎,如含蛋白質豐富的瘦肉、蛋類、魚類、乳類、雞肉、豆制品及動物腎臟等。另外多吃鱉、龜及動物骨或骨髓熬湯等。
|
康復
技能
|
1、定期門診復查血常規;2、按時服藥,不可濫用藥物。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者不可自行減量或停藥;3、 飲食清淡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質、富含高維生素D;4、適當活動,血小板在50000/UL以下時,避免強體力活動,避免劇烈咳嗽,保持大便通暢;5、發生以下情況時能及時就診:①有任何出血情況②頭暈、頭痛,乏力、惡心嘔吐等③體溫持續大于37.5℃ ④咳嗽咳痰,尿頻、尿急、尿痛等⑤高血壓、高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