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11點,普陀醫院急診科副主任胡黎接到醫務科于姜標主任電話,告知定海區一名隔離點閉環管控人員因腦梗溶栓術后效果不佳,左側肢體偏癱、失語,即將轉送普陀醫院。
缺血性腦卒中是病情重、死亡率高、致殘率高、治療費用高的疾病,對于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胡黎詢問病史后,立即著手啟動疫情防控卒中急救機制。與此同時,接到匯報的黨委書記邵偉第一時間部署落實,協調急診、卒中中心、院感、介入、麻醉、保衛等科室通力合作,親自為患者安排就醫路線,啟動緊急血管內治療預案,確保符合防疫要求的同時最大限度為患者贏取搶救時間。

很快,接到通知的醫護人員以最快速度落實三級防護,做好接診準備工作。下午1點15分,該名55歲的男性患者轉至普陀醫院。已穿好防護服的胡黎立即進入救護車評估患者病情,于姜標則快速為患者辦理住院手續,同時根據防疫預案,啟動快速進入介入導管室隔離路線。

病人很快被送入導管室,緊接著,胡黎、神經內科主任鐘碧峰等介入團隊成員在造影中發現患者為右側頸內動脈起始部狹窄伴急性閉塞,右側中動脈血栓形成所致偏癱,下步手術難度之大,于介入團隊而言是嚴峻的挑戰。經過左側頸總動脈造影及椎動脈造影評估,團隊確定了手術方案。醫護人員身著三級防護,外套厚厚的鉛衣,經過3個多小時緊張有序的操作,手術順利結束,患者右側頸內動脈閉塞血管開通良好,中動脈血栓取出,復查造影,右側大腦動脈血管通暢,血流正常。術后,病人按規定路線被轉運到感染科進一步治療,急診科護士長馮素君帶領護士連夜入駐感染科,和該科醫護人員一起監護、治療和護理病人。術后第二天患者復查頭顱CT,顱內未見明顯出血。目前患者神志清楚,對答正確,肌力恢復理想。在醫護人員查房時,他不止一次地說:“感謝醫院,感謝醫護人員,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救我的命,真的非常感謝!”



近年來,普陀醫院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依托卒中、創傷、胸痛三大中心建設,著力提升救治水平,為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僅今年一季度已完成腦血管手術包括造影90例,其中腦動脈瘤5例,取栓術10例,數量和質量為全市最多、最佳的醫院之一。去年以來普陀醫院已救治全市多例隔離點管控病人,疫情之下同樣彰顯救護溫情。